@KTzone » 校園 - 歷史草堂 » 慈禧失踪:八國聯軍以為慈禧太后嫁給了李鴻章


2014-1-28 16:42 LiLily_Li
慈禧失踪:八國聯軍以為慈禧太后嫁給了李鴻章

中國年輕的皇帝光緒陷入了極度的沮喪與憤怒之中,因為他的母親、中國的皇太后慈禧太后,於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結婚,她在一個名叫“新發”的小寺廟中嫁給了中國最具聲望的政治家李鴻章。
  眼看著八國聯軍進北京,
  眼看著義和團倒賣大師兄,
  眼看著國會成立在大清,
  眼看著慈禧太后失了踪,
  ……
  大清帝國的東南諸封疆大吏,對這一切都持消極態度。
  之所以消極,是因為這些封疆大吏中,明白人居多。
  慈禧太后居然一口氣向全世界十一個強國宣戰,這擺明了是發神經,大臣們不反對慈禧太后發神經,但你發你的神經就算了,少把大家全都扯進來。
  遂有李鴻章密電各地督撫:

[attach]712132[/attach]

千萬秘密。廿三署文,勒限各使出京,至今無信,各國咸來問訊。以一敵眾,理屈勢窮。俄已據榆關,日本萬餘人已出廣島,英法德亦必發兵。瓦解即在目前,已無挽救之法。初十以後,朝政皆為拳匪把持,文告恐有非兩宮所出者,將來必如咸豐十一年故事,乃能了事。今為疆臣計,各省集義團禦侮,必同歸於盡。欲全東南以保宗社,諸大帥須以權宜應之,以定各國之心,仍不背廿四旨,各督撫聯絡一氣,以保疆土。乞裁示,速定辦法。
  李鴻章的意思是,這大清國算是完蛋了,大家就甭指望了,現在大家只能靠自己,要小心別沾上義和團,讓他們將你們這些督撫賣給洋人,大家齊心協力,保住東南,算是給這個民族留下一點希望吧……這情形大家都是清楚的,可是這聖旨已經下來了,抗旨不遵,不妥當吧?
  李鴻章笑曰:此乃亂命—慈禧太后精神錯亂時發布的命令,連這種命令都要執行,大家還長腦袋幹什麼?
  於是各地督撫紛紛在由李鴻章、劉坤一、張之洞等元老級別的重臣們搞出來的“東南互保”協議上簽字,表明當地不介入這場亂子,由著慈禧太后一個人陪著洋人們玩去吧。
  東南互保了之後,洋鬼子瓦德西找上門來了。

這一次瓦德西前來,卻不是讓李鴻章做皇帝的,他是來找李鴻章的麻煩的。
  瓦德西命令李鴻章:請你們把慈禧太后交出來,她是戰犯,必須要接受懲罰!
  各地督撫:戰犯……沒見到慈禧太后啊。
  瓦德西:我知道慈禧太后就在你們那裡,就在李鴻章的床上!
  各地督撫:天啊……老瓦,有沒有證據啊,最好是照片什麼的……
  瓦德西:當然有!
  於是瓦德西拿出來證據:《紐約時報》!而且是兩年前的舊報紙,所以瓦德西說李鴻章和慈禧太后已經搞了兩年了。
  消息發自加拿大的溫哥華。

報載:中國年輕的皇帝光緒陷入了極度的沮喪與憤怒之中,因為他的母親、中國的皇太后,於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結婚,她在一個名叫“新發”的小寺廟中嫁給了中國最具聲望的政治家李鴻章。隨後,這對新婚的老夫婦乘火車前往天津度蜜月,為了防止他人追隨,他們還將沿途經過的鐵路均予拆除。
  ……這對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新婚夫妻,他們將在旅順港口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,據說,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避免皇帝本人的尷尬,也是為了消除另一位政治家榮祿的憤怒,儘管皇太后慈禧曾經兩次懷上過榮祿的孩子,但最終,這位風韻猶存的皇太后成為了李鴻章的個人收藏品……
  各地督撫看了報導,無不目瞪口呆。
  ……居……然……有…​​…這……種……事……
  瓦德西糾纏了好久,大家才琢磨出有什麼地方不對頭。

什麼地方不對頭呢?
  什麼地方都不對頭!
  那慈禧太后,竟然失踪了!
  莫非這老太太真的讓李鴻章藏自己被窩裡了?
  再想想不大可能,李鴻章再缺心眼,也不會收藏慈禧這老貨,再者說了,他真要是將慈禧弄自己床上去,光緒皇帝還不得活活打死這老頭啊!所以說,慈禧太后肯定是失踪了,連洋人都找不到她了,所以才懷疑到李鴻章身上。
  一時間,東南各疆臣如劉坤一、張之洞等人就樂了:哇,老太太失踪了,太好了,這個老太太總算是失踪了……那這個國家咱們怎麼辦才好,要不然……要不然咱們選出個總統來如何?乾脆利用這個機會把大清國改成美國那樣的民主制度得了。居然大家眾口一詞地推舉李鴻章來做這個大總統。

[attach]712133[/attach]

李鴻章大喜:怎麼好意思,怎麼可以這麼搞呢……還是大家先投票吧,既然要選大總統,投票選舉這道程序就不能省……
  於是大家就互相寫書信投票表決,中國太大,交通不便,這個投票的過程就比較緩慢,正投票之間,突然暴出大熊市消息—慈禧太后重出江湖,此時正在陝西山路上拄著拐杖飛也似的狂奔。
  李鴻章一聽這個消息,當時就哭了。
  完了,總統沒了不說,我他媽還得再回去賣國,我老李招誰惹誰了,怎麼就這麼倒霉呢?
  這次短暫的民主進程,迅速消失在歷史的旋渦之中。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